新闻资讯

美联储应该再等等!明年不一定需要降息?

美联储应该再等等!明年不一定需要降息?

  彭博编委会指出,2025年美联储政策利率可能需要进一步下调,但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以下是该编委会的观点。

  投资者认为,最近的通胀数据为美联储再次下调短期利率25个基点开了绿灯。美联储政策制定者本周开会时,明智的做法是说:“不要太急。”2025年可能需要进一步降息,但目前暂停更有意义。

  截至11月,CPI通胀率升至2.7%,高于截至10月的2.6%。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所谓的核心CPI通胀率连续第四个月保持在3.3%。市场对这些数据表示欢迎,认为它们基本符合预期,并得出结论,认为没有必要调整再度降息的预测。

  但这不是正确的检验标准。问题不在于最新的数字是否是一个糟糕的意外,而在于通胀是否正朝着回到其2%目标的轨道前进。

  目前看来,这一点并不十分明确。核心通胀从2022年接近7%的峰值下降的趋势似乎已经停滞,物价涨幅仍略高于美联储的目标。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几个月内将会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分别向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施压。

  还要注意的是,美联储主要关注的是衡量通胀的个人消费支出(PCE),而不是CPI。个人消费支出通胀率正接近2%的目标——因为它对住房成本的影响较小,而不断上涨的租金一直是保持CPI通胀上升的主要因素。最近,住房成本一直在放缓,这应该会缩小两项指标之间的差距。

  另一方面,美国劳动力市场仍然紧张。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最新数据显示,实际时薪比一年前高出1.3%。旅行成本上升,汽车价格也在上涨。11月,不包括住房和能源在内的核心服务业通胀上涨0.3%,再次高于目标要求。

  总的来说,这些数字并不表明目前的政策利率过于紧缩。而且,尽管美联储的政策制定者可能不愿意讨论这个话题,但他们会意识到,候任总统特朗普正在提议大幅征收新关税和减税,这两项举措都将推高物价。

  美联储与投资者对话的方式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它倾向于“前瞻性指导”和“数据依赖”。前者强调了稳定政策预期的重要性:美联储解释了自己的想法,这样利率的变化就能提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而不会突然出现。为此,它定期发布政策制定者认为未来几个月利率应该在哪里的“预估”。

  相比之下,对数据的依赖强调了不确定性:未来的利率将取决于通胀的前景,而通胀是波动的,唯一固定的点是2%的目标。

  美联储有时会调整这两种方式的侧重点,但通常试图兼得两者的优点——即稳定利率预期的同时注意价格信息的变化。然而,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它必须做出选择。本周将是提醒投资者“让数据说话”优先的好时机。

  来源:金十数据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 经济日报:推动“中国游”热度走高
  • 4家光伏企业同日发布业绩快报 阿特斯业绩降幅为何相对较小
  • 从避险到逐利,黄金如何成为财富磁石?
  • 马斯克大闹华盛顿的这一周,特斯拉股价重挫
  • 部分港股通标的逆市下跌 途虎跌近5%
  • 6万元可在石家庄买套温泉房,70年产权,中介:北京人买得很多
  • 美股“卷起来”:首家5天X23小时交易所获批!全天候交易越来越近
  • 恒瑞递表港交所冲刺“A+H”:去年前三季度净利超46亿,创新药收入占比近半
  • 再获行业殊荣!华帝顶侧三腔烟机大飞碟荣膺“红顶奖”,续写厨电行业“传奇”
  • OpenAI“o3 mini”推理AI模型完成!将于几周内面世
  • KKR收购埃尼集团生物燃料业务另外5%股份
  • 老乡鸡第三次冲击IPO,未来将以加盟店为主?
  • 美联储应该再等等!明年不一定需要降息?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