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kent烟白色《今日汇总》
kent烟白色2025已更新(2025已更新)
kent烟白色《今日汇总》2025已更新(今日/推荐)
kent烟白色
kent烟白色
7天24小时人工电话为您服务、kent烟白色服务团队在调度中心的统筹调配下,泊寓智能锁线下专业全国及各地区售后人员服务团队等专属服务,整个报修流程规范有序,后期同步跟踪查询公开透明。
所有售后团队均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所用产品配件均为原厂直供,
kent烟白色
泊kent烟白色全国服务区域:
kent烟白色受理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徐汇区、黄浦区、杨浦区、虹口区、闵行区、长宁区、普陀区、宝山区、静安区、闸北区、卢湾区、松江区、嘉定区、南汇区、金山区、青浦区、奉贤区)
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
成都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
长沙市(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市,浏阳市)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武汉、长沙、合肥、成都、南宁、杭州、广州、郑州、太原、济南、海口、哈尔滨、昆明、西安、福州、南宁、长春、沈阳、兰州、贵阳、湖州、南昌、深圳、东莞、珠海、常州、宁波、温州、绍兴、南通、苏州、张家港、徐州、宿迁、盐城、淮安、淮南、南通、泰州、昆山、扬州、无锡、北海、镇江、铜陵、滁州、芜湖、青岛、绵阳、咸阳、银川、嘉兴、佛山、宜昌、襄阳、株洲、柳州、安庆、黄石、怀化、岳阳、咸宁、石家庄、桂林、连云港、廊坊、大连、大庆、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鞍山、齐齐哈尔、荆州、烟台、洛阳、柳州、
从2024年投资明显增长看中国元宇宙的“三新”特点
元宇宙热度下降,是否能落地、实现商业化成为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2024年,AI大模型快速普及,对元宇宙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力量,元宇宙赋能各行业发展的效果提升显著。2024年元宇宙相关领域的融资规模达到199.6亿元,相比上一年增长了32.3%,资本对优质企业关注度不断增加,有力推动行业进入企业优胜劣汰的“淘汰赛”阶段。赛迪顾问通过梳理2024年中国元宇宙投融资事件,对资本关注的元宇宙标的企业进行深入研究,挖掘获投元宇宙企业的“三新”特点,并对不同主体提出了发展建议。
一、2024年资本对中国元宇宙企业的“优胜劣汰”越发显著
(一)资本聚焦商业模式成熟的元宇宙企业的态势显著
通过梳理中国元宇宙投融资事件发现,2024年元宇宙相关领域的融资规模达到199.6亿元,相比上一年增长了32.3%,增幅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融资事件数量下降近30%,仅为81件。经过数年发展,资本越发聚焦产品及服务已实现了落地赋能的元宇宙企业,进一步认可其商业模式和未来潜力,不断增加用于强化底层技术研发的投资规模,使得单笔融资规模提升。如元宇宙终端企业XREAL的“硬件销售+软件订阅+开发者分成”的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市场表现较好,于2024年1月获得近4.2亿元的战略投资,是公开信息中元宇宙企业融资的最大一笔,在近三年的投融资中规模也较突出。从上述数据可以发现,中国元宇宙资本市场或已进入较为残酷的淘汰阶段,跟风模仿但实力一般的企业获得资本支持的难度日益加大,从而生存愈发困难。资本更加青睐产品服务水平高、模式经过验证的企业,投资规模不断提升。
(二)具有技术硬实力的元宇宙企业获投数量占比提升显著
2024年公开的81个融资事件中,通过技术迭代创新发布新产品及服务的企业达到21个,相比上一年占比提升了15.6%。图像三维重建、数字引擎、数字人直播等热门技术有力赋能了元宇宙游戏、视频、营销等场景,未来发展前景较好,此类具备技术“硬实力”的企业成为资本关注重点。从事场景解决方案的获投企业数量为50个,占比较上一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工业、文旅两大场景,其他场景资本支持的力度下降。计算、存储等元宇宙基础设施获投企业数量为9个,与2023年比基本持平。
(二)处于早期轮次的元宇宙企业获得资本的关注度提升
由于早期技术投入对元宇宙的应用效果至关重要,因此资本布局这一阶段企业的力度大大提升。2024年中国元宇宙天使轮、Pre-A轮等早期轮次融资规模达到62.9亿元,占比达到31.5%,相比上一年提升了15.1个百分点。
资本对处于早期轮次的元宇宙企业的关注度有所回升,主要是因为AI大模型推动了文本、语音、视频、虚拟形象等多模态交互方式加速应用在元宇宙,使得消费级用户体验提升、适用场景也不断扩展,企业用户的元宇宙数智运营也有望逐渐形成标准化产品及服务,实现人机高度协同的高效办公,呈现了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上述产品获得赋能效果显著,资本对新元宇宙企业支持力度提升,使得早期轮次的融资比重提升。除此之外,同样受益于AI大模型的赋能助力,A轮以后的企业融资规模也保持增长,A+到B轮融资比重提升了6.9个百分点,资本支持力度不减。
二、相比爆发“元年”,2024年获投元宇宙企业呈现“三新”特点
(一)“新速度”:具有完整技术链的企业更能获得资本肯定,有企业8个月内实现从天使轮到A轮的快速融资
2024年获投的元宇宙企业技术储备往往不再局限在某一领域,而是涵盖计算机视觉、智能算力、高速网络、自动化控制等多个学科,研发实力较强,多数具有完全自研的技术,基本形成了完整技术链,能够较快实现需求的高水平响应,合作伙伴也多为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云计算巨头。因此资本对此类企业认可度较高,投资频次较为密集。如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研发企业景致数据,在元宇宙3D内容服务领域表现较好,2024年3月、11月分别获得500万元、数千万元的投资,8个月内实现从天使轮到A轮的快速融资,周期相比2022、2023年缩短了近50%,可见资本认可此类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支持力度加大。
(二)“新方向”:线上线下融合的元宇宙主题乐园受关注,成为单笔融资过亿元的新方向
元宇宙的沉浸式体验与冰雪运动、剧本杀等结合度较高,用户通过AR眼镜、VR头显等终端可实现实景沉浸互动体验,时间与经济成本较低是元宇宙较为显著的优势,资本的态度较为积极,2024年,主营线上线下融合的元宇宙主题乐园的多家企业获得亿元以上融资,如2024年2月,元宇宙主题乐园运营商上海沉浸机遇获得汇芯投资、中益仁投资等机构的亿元投资,元宇宙主题乐园也成为继制造、游戏、营销、文旅后第5类元宇宙领域单笔融资过亿元的新方向。
(三)“新主体”:地方国资深入参与,上海、深圳、苏州、无锡等地方国资加大支持力度,与当地产业资源结合紧密
2022、2023年关注元宇宙企业的资本基本为民营、海外,相比之下,2024年地方国资对元宇宙的支持力度大大提升,多为向元宇宙关键技术研发等领域提供资金支持,高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并且与当地产业结合紧密。如2024年10月,数字孪生技术研发企业中科云墨获得无锡国资机构无锡金投约1000万元的Pre-A轮投资,主要用于支持该公司拟人仿生SDK软件的技术研发和商业推广,也助力了无锡标志性产业之一的软件产业的创新发展。除无锡外,上海、深圳、苏州、武汉、厦门等多地的地方国资、城投公司等在2024年也加大了对元宇宙企业的资本支持力度,积极助力本地元宇宙产业的创新发展。
三、赛迪建议
(一)建议元宇宙企业打造完整技术链条、重视品牌效应,展示自身实力
从2024年中国元宇宙投融资情况来看,资本对具有较强技术积累、商业模式成熟,以及经验证具有可落地推广性的元宇宙企业持积极态度,并且投资规模不断提升,因此元宇宙企业应重视打磨自身技术,形成场景支撑能力较强的完整技术链条。除此之外,元宇宙企业还应选择合适渠道“秀肌肉”,如宣传优秀案例,以及参与各类赛事展示自身实力等,以便根据自身需求获得资本支持。
(二)建议元宇宙投资机构重视对标的企业技术实力的评估
建议元宇宙投资机构多方联动技术专家、产业研究机构和政府主管部门,关注标的企业技术的实际水平、应用方向和市场前景,以最大限度防控风险,获得收益回报,助力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建议关注标的企业技术团队的背景,以及以往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光学显示、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发明专利成果积累情况。
(三)建议地方国资结合本地特色,稳健投资元宇宙标的企业
元宇宙具有多学科交织、多产业融合特点,研发周期普遍较长,对资金需求较大。2024年,无锡等地方国资机构已做出示范,建议地方国资根据本地产业发展导向,瞄准技术上具有较好前景的元宇宙标的企业进行稳健投资,打造本地未来产业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元宇宙对农业、钢铁等传统产业的赋能作用也较为显著,2024年也有相关企业获投,建议地方国资筛选对本地传统产业有提升作用的元宇宙标的企业,助力本地传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关政策
国家数据局等三部门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1月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工信部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提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角度出发,面向社会提供数据采集、汇聚、传输、加工、流通、利用、运营、安全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是集成硬件、软件、模型算法、标准规范、机制设计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指引》阐述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概念内涵、发展愿景、总体功能、总体架构、重点方向等内容。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互联网数据中心客户数据安全保护的通知》
互联网数据中心作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承载着千行百业的海量客户数据,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战略资源。提升IDC客户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对于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为指导IDC业务经营者加强客户数据安全保护,工业和信息化部在1月14日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互联网数据中心客户数据安全保护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
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旨在建立健全数据流通安全治理机制,提升数据安全治理能力,并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利用。《方案》明确,到2027年底,将基本构建起规则明晰、产业繁荣、多方协同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方案》从明晰企业数据流通安全规则、加强公共数据流通安全管理、强化个人数据流通保障、完善数据流通安全责任界定机制、加强数据流通安全技术应用、丰富数据流通安全服务供给、防范数据滥用风险等多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上海市智算中心建设导则(2025年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赋能新型工业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及《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等政策文件要求,加快推进本市智能算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形成上海市智能算力高质量发展格局,在规划与选址、建筑与配套、规模与功能、AI基础设施架构、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绿色节能、论证、评估与监测以及边缘智算中心等方面规范本市智算中心建设。1月10日,上海市经信委印发了《上海市智算中心建设导则(2025年版)》。
投资动向
智平方完成数亿元Pre-A轮战略融资
1月7日,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Pre-A轮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达晨财智与敦鸿资产联合领投,基石资本跟投。公司成立于2023年4月,聚焦空间智能基础模型研发,其核心产品包括通用智能机器人Alpha Bot系列,以及AI2R Brain MaaS服务与Alpha Bot机器人解决方案。
康诺思腾(Cornerstone Robotics)宣布完成C轮超5亿元融资
1月13日,中国创新型手术机器人企业代表康诺思腾(Cornerstone Robotics)宣布完成C轮超5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欧洲大型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殷拓集团(EQT)领投,启明创投、Alpha JWC Ventures、创科创投基金、eGarden Ventures、清松资本、险峰K2VC、美团龙珠等海内外多家专业投资机构参投,瑞银集团为本轮融资的财务顾。
环界云计算完成数千万元Pre A融资
1月14日,珠海环界云计算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总计3750万元的Pre A轮融资,本轮由阿里云投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Sealos云操作系统的产品研发与发展。环界云计算成立于2022年3月,其核心产品Sealos是一款以Kubernetes为内核的云操作系统发行版,此外还有开源项目AI知识库产品FastGPT。
浪潮卓数大数据完成B轮融资
1月21日,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泰创投领投,东营财金、浪潮产投等机构跟投。公司积极布局宏观经济数据服务、基层数据治理、企业征信服务、数据资产化服务、智慧党建等业务领域,以及数据要素产业园区建设、行业大模型打造、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等方向。
傅利叶宣布已完成新⼀轮融资,E系列融资总额近8亿元
1月,通用机器人公司傅利叶宣布已完成新⼀轮融资,E系列融资⾦额合计达到近8亿元。本轮融资由国鑫投资、浦东创投、张江科投、张科垚坤基⾦、Prosperity7、钧⼭资本等机构共同参与。傅利叶2015年成立,致力于研发兼具敏捷性与智能性的机器人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学术研究等现实场景,已为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机构和医院提供支持与服务。
加速AI和机器人融入生活空间,「一目科技」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
模态感知+AI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一目科技”近期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赛富投资基金领投,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A股上市公司松霖科技跟投。融得资金将主要用于多模态感知技术、AI计算能力提升及具身智能应用领域拓展。一目科技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打造以微光谱AI芯片和流体识别传感器为核心的多模态感知+AI计算解决方案。
瞻芯电子完成C轮首批近十亿元融资
1月,瞻芯电子宣布完成C轮融资首批近十亿元资金交割,该轮融资由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领投,中金资本、老股东金石投资、芯鑫跟投。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和工艺研发、碳化硅(SiC)晶圆厂扩产及公司运营等开支。瞻芯电子成立于2017年,聚焦碳化硅半导体领域,致力于开发碳化硅功率器件、驱动和控制芯片、碳化硅功率模块产品,并围绕SiC应用,为客户提供一站式(Turn-key)芯片解决方案。
前沿技术
DeepSeek-R1正式发布,开源大模型引领AI技术新潮流
1月20日,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发布了其最新研究成果——DeepSeek-R1,并同步开源模型权重。作为一款性能比肩OpenAI o1正式版的大语言模型,DeepSeek-R1在数学、代码生成和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展现了卓越的能力,标志着中国企业在AGI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长亭科技语义分析3.0&“雷池30”新版重磅发布
1月7日,长亭科技语义分析3.0暨雷池30巡回发布会首站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上展示了长亭语义分析技术的最新成果、雷池(SafeLine)全新升级30版本以及WAF的最佳实践,体现了长亭在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的全新突破。
MiniMax正式发布全新MiniMax-01系列模型
1月15日,MiniMax正式发布了全新MiniMax-01系列模型,并开源了MiniMax-01系列两个模型的完整权重,以促进技术创新、加速应用落地、实现开放合作、弥合智能鸿沟。该系列包括基础语言大模型MiniMax-Text-01和视觉多模态大模型MiniMax-VL-01,首次大规模实现线性注意力机制,突破Transformer传统架构记忆瓶颈,输入长度远超GPT-4o和Claude-3.5-Sonnet。其参数量达4560亿,综合性能比肩海外顶尖模型,长文任务性能衰减少,处理长输入效率高。
豆包大模型1.5 Pro发布
1月22日,字节跳动发布豆包大模型1.5Pro。该模型运用稀疏MoE架构与训练-推理一体化设计,在知识、代码、推理、中文等测评基准上表现卓越,多模态能力全面提升,还推出深度思考模式。主要参与者为字节跳动的豆包大模型团队,他们构建自主数据生产体系,不使用其他模型数据,保障数据独立性与可靠性。在应用领域,已在豆包App灰度上线,开发者可通过火山引擎调用API,能应用于智能客服、教育辅助、内容创作等场景。这一发布对行业和社会影响深远,在行业内,打破了MoE架构性能杠杆的常规,提升了国内大模型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与发展;对社会而言,其强大功能可提高人们生活与工作效率,促进多领域智能化变革,还因加量不加价,降低了使用门槛,加速人工智能普及。
宁德时代移动式充储检一体机器人“CharGo充电狗”在多地部署
2025年春节期间,宁德时代研发的储充检一体机器人CharGo充电狗与江苏、上海、海南地区的交通部及电网公司合作,分别在江宁、龙池、黄栗墅、洪泽湖、古黄河等9大高速服务区及港口部署移动充电机器人,围绕电车有序充电、电车行驶安全以及道路应急救援等方面展开工作,解决节假日充电需求激增、跨区域出行带来的续航焦虑以及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等问题,为提升高速路网运营效能提供科技助力,保障旅客归途畅通。
Rokid携多款AR眼镜亮相CES
1月7日至1月10日,Rokid携多款AR产品亮相2025年全球消费电子展CES,包括一体式AI+AR眼镜Rokid Glasses、空间计算套装Rokid AR Spatial等。Rokid Glasses具备实时翻译功能,背后依托Rokid先进的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以及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技术。基于通义千问的大模型能力,Rokid Glasses可以实现自然AI语音交互,并通过衍射光波导成像技术,让透明镜片可以在不遮挡视线的情况下,展示清晰细腻的虚拟界面,实现信息的叠加显示,直接将翻译结果通过“虚拟屏幕”以文字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不仅提高了翻译准确性,还打破了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边界。
酷睿Ultra 200H处理器的笔记本迎来全球首发
1月13日,华硕灵耀景德镇陶瓷鉴赏会在中国陶瓷之都景德镇举办,重磅发布全球首批搭载酷睿Ultra 200H(代号Arrow Lake H)处理器的华硕灵耀14 2025和华硕灵耀14双屏2025笔记本机型,并在新品品鉴会上推出搭载酷睿Ultra处理器的华硕灵耀16 Air等机能美学新作。
“业内首款”基于Sim2Real具身智能引擎定义的人形机器人——DexForce W1近期正式发布
1月20日,维智能官方公众号宣布,“业内首款”基于Sim2Real具身智能引擎定义的人形机器人——DexForce W1近期正式发布。其采用高度仿人结构,具备34个动力单元,可做到高度灵活与多场景通用;配备了跨维纯视觉空间智能传感器,可做到实时感知、精准控制。
全新NVIDIA Broadcast AI功能已通过GeForce RTX 50系列GPU实现
1月30日,英伟达推出基于NVIDIA Blackwell架构的全新GeForce RTX 5090 D和RTX 5080 GPU,可用于创作生成式AI内容并提升创意性能。GeForce RTX 5090 D和RTX 5080 GPU采用第五代Tensor Core,支持FP4,降低了运行生成式AI模型所需的显存,同时使性能倍增。使用GeForce RTX 5090 D GPU,FLUX.1[dev]模型可以在近五秒的时间内生成图像。
产业运行
2024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态势
2024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6个和2.9个百分点。12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16.7亿台,同比增长7.8%,其中智能手机产量12.5亿台,同比增长8.2%;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3.4亿台,同比增长2.7%;集成电路产量4514亿块,同比增长22.2%。
图1 2023年12月-2024年12月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增速
图2 2024年1-12月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情况
2024年中国软件业运行态势
2024年,软件业务收入平稳增长,利润总额增长放缓,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整体业务收入137276亿元,同比增长10.0%。从细分领域运行情况来看,1-12月,软件产品收入30417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行业收入的22.2%;信息技术服务收入92190亿元,同比增长11.0%,占全行业收入的67.2%;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2290亿元,同比增长5.1%;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12379亿元,同比增长11.8%。从区域运行情况来看,京津冀软件业务收入增长较快,京津冀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547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图3 2023年12月-2024年12月中国软件业务累计增长情况
图4 2023年和2024年中国软件业分类收入占比情况
图5 2024年中国软件业分地区收入增长情况
2024年中国通信业运行态势
2024年,中国通信业整体实现稳步增长。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74万亿元,同比增长3.2%。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从细分业务来看,新兴业务1-12月共完成业务收入4348亿元,同比增长10.6%,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2.5个百分点。语音业务收入持续减少,完成固定语音和移动语音业务收入176.1亿元和1093亿元,比上年分别下降4.9%和1%,两项业务合计占电信业务收入的7.3%,占比较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
图6 2019年-2024年电信业务收入和电信业务总量增长情况
表1 2024年1-12月中国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