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顶级云霄香烟一手货源总仓批发《今日汇总》
顶级云霄香烟一手货源总仓批发2025已更新(2025已更新)
顶级云霄香烟一手货源总仓批发《今日汇总》2025已更新(今日/推荐)
顶级云霄香烟一手货源总仓批发
顶级云霄香烟一手货源总仓批发
7天24小时人工电话为您服务、顶级云霄香烟一手货源总仓批发服务团队在调度中心的统筹调配下,泊寓智能锁线下专业全国及各地区售后人员服务团队等专属服务,整个报修流程规范有序,后期同步跟踪查询公开透明。
所有售后团队均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所用产品配件均为原厂直供,
顶级云霄香烟一手货源总仓批发
泊顶级云霄香烟一手货源总仓批发全国服务区域:
顶级云霄香烟一手货源总仓批发受理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徐汇区、黄浦区、杨浦区、虹口区、闵行区、长宁区、普陀区、宝山区、静安区、闸北区、卢湾区、松江区、嘉定区、南汇区、金山区、青浦区、奉贤区)
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
成都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
长沙市(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市,浏阳市)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武汉、长沙、合肥、成都、南宁、杭州、广州、郑州、太原、济南、海口、哈尔滨、昆明、西安、福州、南宁、长春、沈阳、兰州、贵阳、湖州、南昌、深圳、东莞、珠海、常州、宁波、温州、绍兴、南通、苏州、张家港、徐州、宿迁、盐城、淮安、淮南、南通、泰州、昆山、扬州、无锡、北海、镇江、铜陵、滁州、芜湖、青岛、绵阳、咸阳、银川、嘉兴、佛山、宜昌、襄阳、株洲、柳州、安庆、黄石、怀化、岳阳、咸宁、石家庄、桂林、连云港、廊坊、大连、大庆、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鞍山、齐齐哈尔、荆州、烟台、洛阳、柳州、
聚集新技术 探索新工艺!
2025年2月28日,由起点锂电、起点研究院(SPIR)联合主办的“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盛大举办,500+圆柱电池产业链嘉宾齐聚现场,共探行业发展新机遇。
本次技术峰会共包括大会开幕式、圆柱电池技术与创新专场、圆柱电池工艺及智能制造专场、圆柱电池材料体系创新与应用专场、圆柱电池之夜等5个部分,超20位重磅嘉宾进行发言和演讲,以下是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
大会开幕式
1、起点锂电 创始人 李振强进行主办方致辞
李振强介绍,今年起点平台将举办圆柱、方形、软包三大电池技术论坛,以形成针对电池封装形状的系列活动。而将圆柱电池作为首场论坛主题,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圆柱电池,尤其是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去年在技术上取得显著突破;二是在特斯拉等车企的引领下,圆柱电池在轻型动力、电动两轮车、便携式储能等领域的增速预计将超越方形和软包电池,未来2-3年市场前景广阔。
李振强认为,未来,圆柱电池将以全极耳+大圆柱+铁锂为技术路线,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持续提升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
起点锂电 创始人 李振强
2、专场冠名赞助商 逸飞激光 研究院院长 张三胜进行大会致辞
张三胜指出,当前大圆柱电池产业正加速发展,应用场景已从传统领域延伸至机器人、无人机等新兴市场,其核心竞争力源于全极耳结构的创新。他强调,技术创新必须转化为市场应用突破,现阶段产业核心任务在于推出高质量、低成本、可大规模量产的成熟产品,而其中关键在于智能装备对工艺一致性及规模化制造的支撑。作为深耕圆柱电池行业16年的智能装备企业,逸飞激光攻克了全极耳无损成型、集流盘焊接等大圆柱电池量产关键核心工艺技术,并在整线良率和效率方面持续创新迭代,突破量产瓶颈,构建了覆盖不同尺寸、不同结构圆柱电池规模化制造的智能装备解决方案。
目前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完善的大圆柱产业链,从材料、装备到应用各环节优势显著。面对全球化竞争,张三胜呼吁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协作,共同突破量产技术壁垒、推动标准统一,以中国创新引领全球技术路线,使大圆柱电池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中国名片"。
逸飞激光 研究院院长 张三胜
第二部分
圆柱电池技术与创新专场(逸飞激光冠名)
1、起点研究院(SPIR):2024中国圆柱电池排行榜发布
起点锂电 创始人&起点研究院 院长 李振强进行榜单公布!
起点锂电 创始人&起点研究院 院长 李振强
2、新能安 高功率事业部高级分析师 王传伟:全极耳开启电池性能新纪元
王传伟表示传统圆柱电池受限于极耳设计,电子迁移路径冗长,导致内阻增大、发热严重,难以满足高功率场景下的持续高效输出需求。全极耳技术通过创新性地将整个正负极集流体转化为极耳,极大缩短了电子迁移路径,有效降低了内阻和发热量。这一变革不仅显著提升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还有效解决了高能量密度电芯的散热难题,为高功率圆柱电池在更广泛场景下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以新能安Jumbo Power系列全极耳圆柱电芯为例,其欧姆阻抗较传统电芯降低了80%,充放电效率和功率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在电动工具领域,如电动扳手瞬间拧紧螺栓、电锯快速切割木材等高扭矩输出需求下,全极耳结构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势,引领圆柱电池迈向更高功率、更安全、更可靠的新纪元。
新能安 高功率事业部高级分析师 王传伟
3、蓝京新能源 总工程师 唐联兴:蓝京新能源大圆柱电池开发及产业化进展
大圆柱电池凭借“三高一低”(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功率、低成本)特性,正加速渗透电动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领域。
针对目前大圆柱量产提速的工艺瓶颈,唐联兴认为主要体现在工艺制造上,对此提出四大突破方向:电极制造、极耳成型/整形、集流盘焊接及电解液浸润技术优化。
在圆柱电池产品开发方面,蓝京新能源通过材料体系升级与结构创新,不断提升能量密度,重点攻克大尺寸电芯的均匀性、温度场分布及全生命周期应力控制等难题,实现产品多元化布局。目前公司已开发多型号产品矩阵,涵盖高能量密度、储能体系及功率型应用场景。
蓝京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获深创投、红杉资本投资,由锂电泰斗郭春泰博士领衔。规划2024年实现量产,2025年达成10GWh产能目标,通过持续技术迭代推动大圆柱电池产业进入质变新阶段。
蓝京新能源 总工程师 唐联兴
4、逸飞激光 研究院研发技术总监 李奕慈博士 :智能装备助力大圆柱全极耳电池全面量产与创新拓展
逸飞激光深耕圆柱全极耳电池智能装备16年,聚焦核心工艺和量产装备的创新突破,构建了覆盖电芯组装线、结构件装配线、模组PACK装配线及智慧物流的全链条系统解决方案。
在支撑圆柱全极耳电池全面量产方面,逸飞激光聚焦创新突破、良率提升以及极限效率三个方面持续提升。创新维度上,逸飞激光在行业内率先突破全极耳无损成型关键点,历经五代的创新迭代,打通并验证了市场主流的全极耳无损成型工艺路径及量产装备,目前在圆柱电池领域的相关专利布局超1000项;良率提升方面,通过激光调制技术、高稳态低飞溅焊接技术、激光智能控制平台等创新全面提升焊接的质量,同时通过多维信号融合焊中实时监测系统、多层次粉尘管控系统有效提升整线的生产良率;覆盖多种高速传送技术及飞行加工工艺,实现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结合整线“AI+数字化”升级,可为客户提供高达360ppm的圆柱全极耳电池整线解决方案。
在推动圆柱全极耳电池持续创新拓展方面,逸飞激光持续完善公司平台建设,构建了从工艺验证、工程测试到产业化落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针对电池企业的项目开发与交付,推出协同创新研发平台,提供结构设计优化与验证、供应链整合及全球化交付支持。未来,逸飞激光将通过持续的创新迭代巩固其圆柱全极耳电池智能装备行业引领的地位,赋能大圆柱电池产业高速发展。
逸飞激光 研究院 研发技术总监 李奕慈 博士
5、多氟多新能源 总经理 许飞:第三代大圆柱电池开发及思考
许飞介绍,多氟多依托氟基新材料技术优势,自2019年启动大圆柱电池研发,2021年建成首条产线,2024年实现产能扩张,其60系列为国内最早量产的大圆柱产品,目前第三代产品在温升控制、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达行业领先水平。
产品创新聚焦四大核心优势:双向泄压防爆结构实现热失控无起火爆炸;CTC结构集成发泡胶填充与热电分离设计,成组效率提升30%;单侧汇流技术简化模组装配流程,制造成本降低25%;全极耳制造工艺将良率控制在3PPM以内,24个月不良率仅3%。
多氟多基于"安全+可靠"双底层逻辑,构建40/42、46、60/65产品矩阵:40系列以高集成效率主导户外电源市场,42135型号成行业爆款;46系列专注汽车启动电源"铅改锂"市场;60系列适配30kWh内场景应用。
许飞提出产业三大主张:100Ah以内以及30度电以内的应用场景,圆柱电池具备成本与安全综合优势;呼吁行业严控B品流通、规范梯次利用;强调技术平权需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前提。目前企业年出货量超4500万颗,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推动大圆柱电池在轻型车、便携储能等领域的应用范式革新。
多氟多新能源 总经理 许飞
6、威金迈 产品开发总监 王伯龙 :新能源电池壳专用材料--预镀镍
威金迈专注新能源电池壳基材研发,通过"一贯制"全流程管控体系,从炼钢成分控制到镀镍工艺建立32项核心参数标准,攻克夹杂物控制、厚度均匀性(±0.3微米)、镀层精度(毫秒级调节)等关键技术。其独创的连续立式镀镍工艺实现120mpm高速生产,效率达常规产线3倍,配合合金化退火技术可定制T1-T5不同硬度基材,满足多样化需求。
王伯龙表示,威金迈构建了行业领先的数字化制造体系:投资20亿元建设30万吨级智能工厂,配置高速电镀镍机组、合金化退火炉等核心装备,融合数字孪生、AI质量检测及MES系统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控。现拥有6万吨预镀镍带钢产能,镀层均匀性达±0.1微米,拉伸试验机、辉光光谱仪等检测设备位列全球前三,24个月客户定制化服务覆盖率达100%。
作为国产替代先锋,公司凭借成本优势、45天交付周期及本土化服务体系,正加速突破外资垄断。
威金迈 产品开发总监 王伯龙
7、中比新能源 研究院院长 尚随军:圆柱电池在绿色家储市场的开发及应用
市场数据显示,便携储能产品300Wh-2kWh容量段中,圆柱电池占比近100%,磷酸铁锂电芯主导70-90%市场,10-20Ah大圆柱产品占据50%以上份额。针对容量需求从3-6Ah向15-30Ah升级趋势,中比通过全极耳结构创新将内阻降至1毫欧级,推动产品倍率性能提升40%。
技术突破方面,公司建立大圆柱设计双维度模型:直径18-64mm配合高径比1.5-4.5形成产品矩阵,独创"直径阈值工艺选择法"——直径<40mm采用揉平工艺,>40mm应用叠切方案,确保极耳焊接稳定性。同步开发单/双通壳体差异化方案,在散热效率与成本控制间取得平衡。其32系列10Ah明星产品通过GB/REC认证,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与毫秒级在线检测。
作为24年专注圆柱电池的纳斯达克上市企业,中比新能源依托工艺数据库积累,2024年新增产能重点布局32/40系大圆柱产品线,以"极片长度/宽度比优化+多极耳过渡"技术组合,推动家储电池能量密度提升50%。公司计划通过结构件创新将15Ah产品厚度缩减20%,持续巩固在便携电源市场70%的配套优势。
中比新能源 研究院院长 尚随军
8、圆桌对话:下一代圆柱电池技术创新及升级关键点
2月28日上午,以“下一代圆柱电池技术创新及升级关键点”为主题的圆柱讨论正式进行。
对话主持人为起点锂电 创始人 李振强,对话嘉宾包括多氟多新能源 总经理 许飞、中比新能源 研究院院长 尚随军、新能安 高功率事业部高级分析师 王传伟、蓝京新能源 总工程师 唐联兴、逸飞激光 研究院 研发技术总监 李奕慈 博士、威金迈 产品开发总监 王伯龙。
圆桌对话现场
第三部分
圆柱电池工艺及智能制造专场
1、比克电池 CTO 林建:比克LMFP大圆柱电池的研发与进展
林建在演讲中详细阐述了磷酸锰铁锂性能,比克电池非常有兴趣在此领域深入研究,磷酸锰铁锂相比磷酸铁锂最大的优点是平台高,能量密度高,缺点是电导率低;相比三元,磷酸锰铁锂的安全性、强度等都比高镍三元、622、532安全很多。
比克电池在磷酸锰铁锂圆柱的研究进展较快,其中18650利用了磷酸锰铁锂和新的电解液之后,针刺100%通过,经过优化之后,负20度磷酸锰铁锂18650可以放75%的容量,循环跑到1000以上。46系列也有磷酸锰铁锂体系。比克希望用磷酸锰铁锂做出差异化的产品,除了磷酸铁锂的安全性之外,也想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
比克电池 CTO 林建
2、诺达智慧 总经理 江国龙:半固态圆柱电池技术发展
江国龙在会场分享的固态电池有两个点:1.圆柱的固态和半固态;2.圆柱的全极耳。在圆柱电池领域,诺达做了半固态的机理把隔离膜耐高温程度提升,采用了多极耳技术路线,极耳在钢壳盖帽上直连把空间给置换出来。
半固态电池方面,江国龙认为能兼容现在的工艺和安全性,全固态电池则需要方3-5年的时间才能量产。半固态在圆柱上的使用有很多优点:机械强度高、标准化生产、高能量密度。最主要的是标准化生产,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性能优势方面,最主要是安全,倍率放电、工作温度,可以在80度以上连续500次以上循环的工作。
诺达智慧 总经理 江国龙
3、诚捷智能 董事长 呙德红:大圆柱电池的工艺发展与装备升级
呙德红在现场重点说明电容器对圆柱发展的贡献,电容器发展从1745年到现在已经有将近四五百年历史,电容器和锂电池都是一样,不断把材料进行改变,设备进行调整、工艺优化,然后把容量做高,很多电池专家和电容器专家在一起联合开发新工艺的突破。
全极耳大圆柱工艺推广开是特斯拉收购了全球做电容器最大的企业,这家企业在中国就有6家代工厂,而诚捷智能是其中一家。诚捷智能做全极耳的大圆柱电芯,15年前就有丰富的工艺经验和成熟设备,能够快速实现现代化工艺。
国内做18650基本上都是采用诚捷智能自动化圆柱,目前公司接单出货量最多的就是4680,速度可以达到20个,从26/32、40/42到60,一款设备就可以搞定。
诚捷智能 董事长 呙德红
4、三迪数字 吕国强:新能源圆柱电池/PACK无遮蔽数字涂装整体解决方案
吕国强从4个方面介绍三迪数字方案:应用背景、价值、应用案例、应用场景。
应用背景方面,在新能源电池制造的末端制程有一些技术瓶颈,三迪数字针对高压技术、快充技术、轻量化技术、高能比技术等的需求,让电池穿上更好的功能涂层“外衣”。
基于痛点和需求,挖掘出以下价值:1.提升电芯的安全性;2.耐腐蚀;3.提高涂层与素材之间的剪切力;4.提升生产效率、质量稳定性;5.助力轻量化、减少人力投入、减少换型成本等。
应用案例方面,三迪数字有剪切力测试、材料级验证、相关耐温、耐湿热能环境测试等,为未来电池安全升级带来设计空间。三迪数字工艺采取三方面的优势:100%固含UV体系;膜厚一致性;无溶剂。
应用场景方面,三迪数字解决方案采用“四高四低”方式:即高效率、高精度、高良率、高智能,低风险、低损耗、低能耗、低成本。工艺技术方案涵盖了材料科学、视觉算法、软件开发、喷墨、机械自动化、电气等多学科融合。以动力电池包为例,在模组侧/护板、水冷板、顶盖、铜铝极柱、极片等方面,结合集团公司顶尖的材料研发实力都有相应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三迪数字 营销总监 吕国强
5、达力智能 副总经理 胡邹民:涂布分切和辊分多极分切介绍
胡邹民表示,达力智能专注于电池制造设备的生产,如涂布机和辊压机等。在锂离子电池生产领域,公司提出了两项创新解决方案:1、宽幅双层挤压涂布分切机:针对宽幅极片生产,通过在涂布收卷前进行预分切,将宽幅极片一分为二,减少后续辊压设备的幅宽需求,从而降低设备成本和车间占地面积。2、多级分切辊分一体机:传统辊分一体机存在分切精度不足的问题,新方案通过在辊压后进行第一次纠偏和预分切,再对每条极片进行独立纠偏和第二次分切,实现高精度分切。此方案在一台机器上完成,减少了设备投入和人工及物料转运成本。
新方案的优点包括:提高分切精度,最终分切后的料区精度≤±0.3mm;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和能耗成本;优化车间布局,提高生产效率。这些创新不仅解决了传统设备在分切精度和效率上的不足,还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耗,为锂离子电池生产提供了更高效、更经济的解决方案。
达力智能 副总经理 胡邹民
6、科迈罗光电 李海:Pack线标准化模块设计、柔性化配置和实现快速投产
李海表示,两轮电动车需求增长推动电池需求上升,PACK自动生产线需求增加。PACK自动生产线的核心优势:1、缩短交付周期:模块化设计将交付周期从4-5个月压缩至2个月;2、降低成本:标准模块设计和批量采购节约成本20%-30%;3、质量与效率:量产验证模块稳定性高,良品率达99.9%以上;4、灵活调整:产线可柔性调节,适应工艺变化,避免废弃风险。
未来PACK线发展方向:一是标准化、智能化、生态化,通过模块化设计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二是结合AI技术,向“自适应”和“零调试”方向演进。
科迈罗的PACK自动生产线通过模块化、柔性化和智能化设计,显著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具备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未来将进一步向智能化和自适应方向发展。
科迈罗光电 产品经理 李海
第四部分
圆柱电池材料体系创新与应用专场
1、金钠科技 郭亚飞:东莞金钠钠电池交钥匙工程项目推荐
郭亚飞表示,东莞金钠专注于钠电池装备与工艺,致力于推动钠电池产业的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聚焦钠电池材料制备工艺的关键难题,研发高端智能装备,提升设备与工艺的匹配度,推动钠电材料的商业化应用。同时,通过产业链整合,金钠智能促进了上下游协同,构建了标准化、自动化的产业生态循环。公司已完成多个项目中试线及量产线的设备交付,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贡献力量。
郭亚飞介绍,金钠智能提供从材料到整线的钠电池解决方案,涵盖正极(层氧、普鲁士蓝、聚阴离子)和负极(硬炭、软碳)材料的优化工艺,解决硬炭浆料凝聚、浆料与箔材接触角大等生产难点。公司推出交钥匙工程,提供定制化电池方案及技术团队培养,主要应用于储能领域。其超大圆柱钠电池系列(如120420-280Ah、160600-800Ah)具备高安全、长循环、低成本优势,低温性能优异(零下40度放电>90%),并通过第三方热失控测试。通过材料利用率超99%、工序简化30%,金钠智能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与回收成本,已成功出货多批电池柜和储能柜产品。
金钠科技 钠电池整线交钥匙工程项目总经理 郭亚飞
2、长安汽车 高级专家 曹东:长安汽车新能源出行市场解决方案
曹东分享了从主机厂角度对新能源汽车及电池行业的见解。他指出,出租和网约车行业面临饱和与同质化问题,导致经营成本高、电池续航不足、补能时间长等痛点。通过与宁德时代的合作,长安汽车深入调研司机需求,发现电池成本高、维修慢、保险贵等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长安与宁德时代围绕电池主航道,推出“巧克力联盟”,旨在通过创新解决方案提升出行市场的效率与用户体验。
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共同推出“欧尚520”换电车型,主打“三省好车”:省钱(车电分离、充换同价、电池可租可售)、省时(一键换电、2分钟完成)、省心(三电质保、智能远程驭控)。该方案通过“三级服务”(低运营成本、高补能效率、高可靠性)和“五好出行”(安全、经济、舒适、便利、品质),解决了司机端的核心痛点。宁德时代作为长安的供应商和深蓝汽车股东,通过“巧克力联盟”开创了电池企业与主机厂的新型合作模式,实现可充、可换、可升级的电池生态,推动出行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长安汽车 高级专家 曹东
3、力通威 产品部经理 黄兴宇:让绿色能源充满智慧
黄兴宇介绍,力通威公司在电池管理领域深耕20年,旗下拥有三家子公司,年产能达1500万片,并在华南地区拥有12条PCBA生产线和24台贴片机,产能位居前三。力通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专注于机器人、无人机、钠电等热点领域,提供多样化的电池产品,包括手机电池、笔记本电池、小型穿戴设备、扫地机器人、无人机电池及电动单车控制板等。通过与国内外电池厂家合作,力通威在BMS(电池管理系统)中融入了蓝牙、远程控制、GPS定位及北斗通讯功能,满足新国标要求,并在圆柱电池应用领域(如电动摩托、电动自行车、通讯基站等)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海外市场,力通威为高尔夫球车提供了结合BMS与双向逆变器技术的解决方案,支持充电、放电及太阳能集成,并加入了远程控制功能。同时,力通威还推出了适用于非洲和欧洲家庭的阳台储能方案,结合太阳能板和逆变器,提供600W至3000W的小功率储能产品。在无人机电池管理方面,力通威开发了结合BMS与快速充电的产品,支持无人机电池的快速充放电和维护,并通同时过云端平台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此外,力通威还针对机器人领域提供多电池系统管理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对电压、电流、温度等数据的实时反馈需求。
力通威通过与车企、苹果、三星、LG等世界级头部客户的合作,获得了广泛认可。黄兴宇表示,力通威致力于提供“BMS+充电+云端管理+显示”的系统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电池和能源的智能化管理。通过优秀的通讯技术和AI指导,力通威旨在让电池和能源更加智慧化,确保数据能够快速、安全、可靠地传递给终端客户,推动能源管理的高效化和智能化发展。
力通威 产品部经理 黄兴宇
4、深圳固科新能源 CEO 叶飞博士:超高镍多元材料在圆柱电池领域的应用
叶飞介绍,深圳固科新能源于2024年在深圳福田设立总部,专注于圆柱封装形式下超高镍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公司定位为超高镍材料供应商,通过不断提升镍含量和单晶技术,致力于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叶飞表示,尽管超高镍材料常被认为存在安全隐患,但其在储能、半固态和固态电池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目前,公司已通过与下游产业链的合作,探索半固态商储等新兴市场,并针对客户需求进行逆向开发,提供定制化材料解决方案。
电池形态方面,圆柱电池因其一致性和成本优势,成为深圳固科新能源重点发展方向。同时,公司在低空经济、家用和智能化领域也有一定布局。叶飞强调电池并非越大越好,而是需要适应特定场景。如圆柱电池的均匀应力分布和天然封装形式,使其在半固态和固态电池中表现出色。目前,深圳固科新能源开发的半固态电池在低温性能和能量密度方面表现优异,并计划进一步优化产品。此外,深圳固科新能源已与北海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形成从原材料到电芯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叶飞指出,技术创新是应对产业和经济周期的关键,尽管磷酸铁锂材料创新已接近天花板,三元材料仍有广阔发展空间。叶飞认为半固态电池的最佳封装形式是圆柱电池,并呼吁行业关注三元体系的圆柱电池。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产业链整合,深圳固科新能源致力于推动电池体系的安全性、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提升,为未来储能和新能源汽车领域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深圳固科新能源 CEO 叶飞博士
5、亮见钠电 董事长 赖见:钠电圆柱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赖见提到,现在做企业非常难、非常卷,但是做新能源,是最正确的道路,新能源的市场规模非常大,可以达到万亿级别,特别是低速车、电动车电池市场都在千亿级以上,新能源汽车甚至达到万亿级,储能也达到万亿级。低空经济也会用到电池,特别是钠电池,倍率非常好,或者是固态的钠电池,能量密度提高之后,用在航模上,发展会很快。
据其介绍,截至目前,亮见钠电已经已经开发出环境友好、高安全、长寿命的钠电圆柱电池技术,推出三维多孔箔材制备电池技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提高电池的寿命。赖见透露,亮见钠电三维多孔箔材制备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相对于普通箔材,三维箔材重量减少15%,敷料量增加50%,极片的剥离强度提高300%,提高电池循环寿命,提高电池能量密度。2).增加接触面积,降低内阻,提高电池倍率,实现电池快速充放电。3).微孔可以填充更多活性物质,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减少极化避免枝晶,避免形成金属锂短路、起火爆炸。
赖见表示,亮见钠电现在开发的圆柱电池,基本上都是大圆柱电池,目前,公司已经有18650、26650、32140、120240等圆柱电池。工作电压是2.0V- 4.0V,工作温度- 40℃ ~ +80℃,循环性能4000 次容量保持率 80%,能量密度120WH/KG,倍率性能10C放电容量保持率≥90%;存储性能满电状态室温存储30天,容量保持率≥98%,容量恢复率≥99%;安全性能达到国标GB/T31845-2015的要求,通过过充、过放、短路、挤压、重物冲击、针刺等安全实验。
亮见钠电 董事长 赖见
6、新日股份 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雷宝荣:圆柱锂电池在电动车上的应用趋势
雷宝荣提到,锂电池自2010年起逐渐在电动车行业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在2019年国家标准对电动车重量进行限制后,锂电池因其轻量化优势成为首选。锂电池技术经历了从卷绕到大叠片、大容量、大圆柱的演变,并在共享单车、电动车、笔记本等领域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锂电池在质量、性能和制造工艺上取得了显著提升,同时也推动了新材料如锰酸锂、磷酸铁锂等的开发。
其指出,中国电动车市场自1995年起逐步发展,2023年达到5800万辆的产量高峰。尽管锂电池在电动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铅酸电池仍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特别是在电动三轮车领域。锂电池的性价比优势使其在未来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但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仍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此外,电动车行业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和差异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趋势与机遇方面,雷宝荣提到,锂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尽管钠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有所推进,但锂电池仍是当前的主流趋势。未来,电池技术需与BMS(电池管理系统)紧密结合,并配套北斗定位和后台监控,以提升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需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锂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新日股份 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雷宝荣
7、圆桌对话:全极耳/多极耳工艺给圆柱电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圆柱电池热门细分市场应用规模及成长性探讨
2月28日下午,以“全极耳/多极耳工艺给圆柱电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圆柱电池热门细分市场应用规模及成长性探讨”为主题的圆柱讨论正式进行。
对话主持人为亮见钠电 董事长 赖见,对话嘉宾包括比克电池 CTO 林建、诺达智慧能源 总经理 江国龙、诚捷智能 董事长 呙德红、新日股份 总工程师 雷宝荣、力通威 产品部经理 黄兴宇、科迈罗光电 产品经理 李海、金钠科技 钠电池整线交钥匙工程项目总经理 郭亚飞、深圳固科新能源 CEO 叶飞博士。
圆桌对话现场
第五部分
圆柱电池之夜(诚捷智能冠名)
在圆柱电池之夜环节,诚捷智能 董事长 呙德红进行晚宴致辞!
诚捷智能 董事长 呙德红
至此,以“聚集新技术 探索新工艺”为主题的“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圆满结束!
声 明:本文由起点原创,版权归属起点研究,如需转载联系小编(微信:lddsj1)!
(转自:起点锂电)